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的通知》(国市监标创函【2020】232号)的要求,我院孙威江教授主持的标准“乌龙茶第4部分:水仙”(GB/T 30357.4-2015)”,拟申报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。现将该项目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(具体附后)。
公示期为2020年7月7至13日。公示期间若有疑议,可与教学科研工作部联系或向纪检委员反馈。
联系人:纪老师(纪检委员)、胡老师(教学科研工作部)
联系电话:13906926309(纪检委员)、13328975331(教学科研工作部)
买球APP官网
2020年7月7日
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的公示内容
项目名称 | 《乌龙茶第4部分:水仙》GB/T 30357.4-2015 |
项目简介 |
水仙是乌龙茶主要品种,约占乌龙茶总产量的18%。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,产量高,适应性和品质稳定性强,栽制容易,所以推广速度快,成为福建建瓯、建阳、武夷山、永春、漳平等地的主栽品种,另外在广东、云南、湖北等地也有种植。水仙茶产品产量大,产品形式多样,品质特点鲜明,在福建就有武夷水仙、闽北水仙、闽南水仙和漳平水仙(紧压茶)等产品。水仙作为乌龙茶出口的重要原料,近几年随着国外对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,欧盟对农残及污染物限量标准越来越严格,日本实行了肯定列表制度,给水仙乌龙茶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冲击。福建省地方标准DB 35/787-2007《漳平水仙茶》已废止,不能适应目前全国水仙乌龙茶生产实际和要求,另外与GB 2762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和GB 2763 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内容相比,也存在缺陷。因此在《乌龙茶第4部分:水仙》制定之前,尚无相应的标准可以采用,影响了水仙茶的生产与市场贸易。《乌龙茶第4部分:水仙》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水仙茶产品要求,标准应用覆盖范围广,创新性强,解决了大部分地区水仙茶产品无标可依的现状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、实用性和科学性,可适应目前国内外茶叶标准的变化,满足国内外销售市场的需要,该标准对于规范全国各地水仙乌龙茶的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以及产品的出口,稳定和提高水仙茶质量,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,具有重要意义。也促进了乌龙茶产品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,同时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(ISO/TC34/SC8/WG7)承担的《乌龙茶国际标准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,促进水仙茶标准化规范化与规模化生产加工,稳定和提升水仙茶质量,对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,促进全国的乌龙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积极意义。 本项目标准规定了水仙的术语和定义、分类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标签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等要求。 本标准适用于以山茶属茶种茶树[Camellia sinensis (L.)O.Kuntze]福建水仙品种的叶子、驻芽和嫩梢为原料,依次经适度萎凋、做青、杀青、揉捻、烘干等独特工序加工而成的、具有特定品质特征的乌龙茶。 本标准规定了水仙产品分类:水仙产品分为条形水仙和紧压形水仙,水仙的质量指标。(1)基本要求:规定了水仙应具有正常的色、香、味,无异味,无异嗅,无裂变,不含有非茶类物质,不着色,无任何添加剂。(2)感官指标:包括条形水仙感官指标和紧压形水仙感官指标。(3)理化指标:规定了水分、水浸出物、总灰分、碎茶、粉末的限量指标。 |
完成单位 | 福建农林大学、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、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福建)、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、福建省安溪县雾山茶业有限公司 |
完成人 | 孙威江、陈泉宾、黄伙水、翁昆、薛志慧、李方、林锻炼、陈磊、朱文伟、陈伟乔 |